北京轨道交通新规划亮相
12月9日,《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(2020年-2035年)》草案公示稿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公示。
在这份北京市最新的规划方案中,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由区域快线(含市郊铁路)和城市轨道交通组成,规划线网总规模约2673 公里。区域快线(含市郊铁路)包含市郊铁路线路及新建区域快线,由15 条(段)线路构成,里程约1095 公里。城市轨道交通包含地铁普线、地铁快线、中低运量、机场专线等,由38 条线路构成,里程约1578 公里。地铁普线(M 线)强调尽可能覆盖城市主要功能区,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,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。共计24条线路约985 公里。地铁快线(R 线)是中心城区与副中心、多点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快速联系的主导轨道交通方式,线路以服务通勤客流为主,提供大站快车式服务。共计6 条线路约403 公里。机场专线计2 条线路约75 公里主要服务机场客流,中低运量计6 条线路约115 公里作为地铁普线辅助服务线路。
方案中同时对城市枢纽布局进行了规划,依据城市发展要求和地区发展条件,构建国家级、区域级和城市级三级枢纽体系。国家级客运枢纽依托高速铁路、城际铁路和干线铁路打造,用于承担国家长距离铁路和首都地区市郊铁路客运功能。包括8 个铁路全国客运枢纽和2 个预留客运枢纽。其中,8 个铁路全国客运枢纽为北京北站、北京西站、北京南站、北京站、丰台站、北京朝阳站、城市副中心站和清河站。区域级客运枢纽依托城际铁路和区域快线打造,主要布局在中心城区与多点新城地区,用于承担京津冀核心区域和首都圈地区客运功能。中心城区的区域客运枢纽主要功能为加强重点功能区对外辐射力,带动区域协同发展,如金融街站、北京东站等。多点新城的区域客运枢纽主要功能为提升区域发展动能,如昌平站、顺义站、黄村火车站等。城市级客运枢纽依托区域快线、地铁快线和地铁普线打造若干个轨道交通换乘节点,服务城市集中建设地区客运需求、支撑城市功能区及主要就业中心发展,如丽泽站、望京站、霍营站等。
规划目标中提出建设“轨道上的京津冀、轨道上的北京城”。具体体现在,提高轨道出行比例,规划全市绿色出行占比80%以上;加大轨道站点覆盖率,规划站点800米范围覆盖全市50%的居住人口和56%的就业岗位,覆盖中心城区71%的居住人口和76%的就业岗位、城市副中心81%的居住人口和73%的就业岗位;提升轨道出行效率,中心城区内45分钟可达,副中心内、主副之间及多点至中心城区30分钟以内;一区及跨界组团至主副中心一小时以内;减少交通碳排放,通过轨道交通优化出行结构,促进交通出行人均碳排放下降20%-30%。
对照2020年底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727公里的数据来看,新规划的2673公里,将使得北京轨道交通的未来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,也将引领北京轨道交通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中成为瞩目的焦点。
来源: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